綠軍此前取得了三連勝,期間先后終結了騎士三連勝和76人四連勝,士氣正盛,絕非弱旅。火箭打爆綠軍,究竟是實力還是偶然?

杰倫-布朗場均27.7分5.2籃板4.2助攻,此役14中6僅得12分5助。
火箭擺在他面前的防守人是阿門、杜蘭特、伊森、史密斯,布朗僅在點名對上謝潑德的回合打出了懲罰效果,確實啃不動火箭的頂級鋒線群防守。
不僅布朗發揮失常,懷特11中2僅得5分2助。臨時大當家和二當家同時失準,火箭拉滿了防守侵略性:全隊11個蓋帽,綠軍陷入兩難,外圍啃鋒線群嚼不動,突進去還要吃火鍋——畢竟,火箭的鋒線和內線資源實在過于夸張了。
此役,火箭三分球29投19中,三分球命中率高達65.5%。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是這支火箭場均三分球命中率45.4%暫居聯盟第一,比賽的呈現我們也看到了:絕非過年吃餃子,而是杜蘭特、申京、阿門的單兵威脅在三秒區吸引包夾,突分掃射,奧科吉、伊森、史密斯大空位三分爽麻了!
火箭攻防都打出了簡單殘暴的比賽效果,五場比賽磨合漸入佳境,三節打卡可謂絕對實力。

綠軍首發陣容紙面實力遠不如火箭,火箭憑借點對點的對位優勢輕松打出了想要的比賽內容。
綠軍首發陣容為科塔+米諾特+布朗+懷特+普理查德,其中科塔、米諾特、普理查德都是上賽季的替補球員出任先發。由于綠軍休賽期選擇了拆隊省錢,選拔上季二陣容成員進首發,上季三陣容變二陣容,縫縫補補維持競爭力。
申京VS科塔、杜蘭特VS布朗這兩組對位都擁有硬解權,申京單打科塔2+1、杜蘭特單節4中4,火箭5號位和3號位的絕對優勢迫使綠軍必須向油漆區收縮——通過局部堆人,夾擊申京和杜蘭特,考驗火箭的弱側邊角三分。
火箭打出了精彩的團隊配合,申京、杜蘭特、阿門強側沖陣吸引夾擊,團隊轉移球一沾即走,外圍埋伏的奧科吉連中三分,阿門和奧科吉中路突分后互相助攻彼此底角三分也成為了火箭首節破解綠軍防守最精彩的進攻畫面。
即綠軍拿申京和杜蘭特的一對一辦法不多,阿門起速后也攔不住,馬祖拉迫不得已收縮考驗火箭的三分球。火箭首發組打出了完美表現,當奧科吉和阿門能命中三分,火箭首發理論上的五外潛質和進攻火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野性釋放。
火箭聯盟第一進攻效率確實有東西,強點發難,吸引夾擊,拼圖球員空位三分掃射,打出了清晰的進攻邏輯。

綠軍首發進攻因有大中鋒科塔在場很吃擋拆效果,銜接段變五外小球陣是目前這套陣容殺人的武器。
綠軍銜接段擺布朗+普理查德+加爾扎+豪澤+西蒙斯,場上五人都有三分射程,布朗、普理查德、西蒙斯三個點都能持球——五外拉開,相較于科塔在場時拖空間,布朗在五外陣容中點名單吃打出了更好的對位懲罰效果。
由于王牌塔圖姆還在養傷,長時間缺陣,馬祖拉在輪換上也費了心思:首發布朗+懷特帶隊,懷特最先休息;銜接段布朗+西蒙斯帶隊,懷特再換下布朗;布朗休息時,西蒙斯+懷特帶隊。
即場上始終保持雙持球手,把布朗、懷特、西蒙斯三個持球強點兩兩組合,這也是綠軍這套陣容目前能維持場上戰力的最佳方式,雙持球手+實用拼圖幫助他們此前斬獲三連勝,更啃下了三連勝的騎士,終結了76人四連勝,綠軍的底蘊和韌性有目共睹。
火箭卻有充裕的防守資源對位綠軍最好的三個持球核心,阿門、杜蘭特、伊森、史密斯、奧科吉都能換防綠軍的箭頭人物,杜蘭特單防大帽西蒙斯的單打中投過于殘忍,火箭的頂級防守資源確實令布朗、西蒙斯、懷特非常難受。
綠軍除了三個大哥,米諾特、科塔、豪澤、布歇、加爾扎、謝爾曼、岡薩雷斯、沃爾什等拼圖球員的能力實在有限。綠軍足夠努力,但13人輪換之中多為龍套球員,不到三節就被火箭徹底打崩。

火箭不僅強在杜蘭特一個點,成熟體系搭配超級巨星,如虎添翼。
火箭上季防守效率聯盟第4,雙塔+門神組合的窒息防守是他們過去的一大特點,但陣地戰進攻便秘,去年是一支守強于攻類型的球隊。
本賽季,火箭雖然在休賽期送走了狄龍,但保留了雙塔+門神組合,還引入了卡佩拉和兩個3D大鎖電風扇與奧科吉,史密斯和杜蘭特都是優質防守者。即火箭的整個防守基本盤并未因人員變動傷筋動骨,防守牌比以往更加豐富,防守仍是這支火箭的根骨與標簽。
杜蘭特加盟為火箭帶來了更穩定的外線火力,稀缺的關鍵球能力補上了火箭上季季后賽的最后一環,并且他還有防守和組織能力,這支球隊以杜蘭特為核心的上限顯然比上季更高。
不同于杜蘭特過去所在的太陽和籃網,火箭的內線配置和防守資源更豐富,有更好、更均衡的體系去為杜蘭特減負,杜蘭特能打得更輕松——目前他球權使用率27.1%甚至還低于菜鳥賽季的28.1%,無球打法不僅高效還省力。
火箭不僅強在杜蘭特一個點,申京、史密斯、伊森、阿門都在漲球,皆有成長潛力可挖,四個年輕人隨著時間會不斷提升球隊的實力;奧科吉、亞當斯、卡佩拉等藍領球員兢兢業業,日后電風扇復出,這支火箭還會越來越好。
雖然才磨合了五場球,火箭所呈現的攻防內容真的為主隊球迷提供了暢想未來的勇氣!